污水源热泵的工作过程分为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,具体如下:
制热模式
污水循环:温度相对较高的污水(如 13.0℃左右)在污水泵的作用下,被提升进入无堵塞高效换热的污水换热器,在换热器中向清洁水释放热量,释放一定温差(5.3℃左右)的热量后,以 7.7℃左右的温度排放至下游,完成污水循环。
中介循环:9.3℃左右的清洁水经中介泵输送,通过特定阀门进入热泵机组的蒸发器,在蒸发器中向热泵机组内的制冷剂释放热量,温度降低至 4℃左右后,再次进入污水换热器进行吸热,如此形成封闭的中介循环,不断将污水中的热量传递给热泵机组。
末端循环:45℃左右的系统水经系统循环泵输送,通过阀门进入热泵机组的冷凝器,吸收热泵机组从低温处转化来的高温热量,温度提升至 50℃左右后,进入末端散热设备,将热量释放到建筑空间,实现为建筑物供热,完成末端循环。
制冷模式
污水循环:温度相对较低的污水(如 24℃左右)在污水泵的作用下,进入污水换热器,从清洁水中吸收热量,吸收 8℃左右温差的热量后,以 32℃左右的温度排放至下游,实现污水循环,完成从系统中吸收热量的第一步。
中介循环:29.5℃左右的清洁水经中介泵输送,通过特定阀门进入热泵机组的冷凝器,吸收系统水从建筑物中吸收的热量,温度升高至 37.5℃左右后,进入污水换热器进行放热,形成封闭的中介循环,持续将建筑物中的热量传递给污水。
末端循环:12℃左右的末端系统水经末端泵输送,通过阀门进入热泵机组的蒸发器,向制冷剂释放热量后温度降低至 7℃左右,再进入末端散热设备,从建筑空间吸收热量,从而降低室内温度,实现制冷效果,完成末端循环。